萬里征程風正勁千鈞重任再揚帆
——中國鈦產業走過濃墨重彩的70年
星奔川騖,歲聿云暮。回首2024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2024年,我國鈦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步履鏗鏘。這一年,對鈦行業而言是意義非凡的一年。
昂首凝眸間,中國鈦工業已走過了70年。1954年,有色金屬實驗所(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前身)開始了從鈦鐵精礦中提取鈦的研究,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生產鈦的國家。70年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一路摸索學習、研究創新,我國鈦工業不斷發展壯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20世紀70年代的10年累計生產1000噸、90年代的10年累計生產1萬噸,到2021年的全年生產10萬噸,再到2023年的全年生產21.9萬噸,中國海綿鈦的產量實現了快速增長。2024年,中國海綿鈦產量將有望達到25萬噸,再創歷史新高。
70年風雨兼程,一代代鈦業人嘔心瀝血、接續奮斗,才有了今日來之不易的成績。2024年,我國鈦產業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產業發展呈現穩步增長并持續優化的態勢,在資源保障、科技創新、技術研發、國際交流合作、拓展應用市場等方面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
01、價格穩信心足/鈦產業大有可為
近年來,隨著我國鈦產量顯著增加,鈦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鈦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上下游企業進一步加強協同合作,產業鏈不斷整合優化,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全球鈦產業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2024年,國內海綿鈦市場基本保持穩定。2024年上半年,國內部分新建海綿鈦產能投產,供應量增加,出口量也有所增加,供需較為平衡,價格趨于穩定,1級海綿鈦報價維持在5萬元/噸左右。2024年下半年,國內海綿鈦市場雖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整體走勢平穩。2024年9月份,海綿鈦產能增加引發的供需失衡問題逐漸顯現,價格出現下滑,跌至全年最低點4.2萬元/噸,海綿鈦市場呈低位橫盤態勢;2024年底,海綿鈦市場在經過減產調整后,價格逐步回升,供需關系有望達到新的平衡。
2024年上半年,我國海綿鈦產量為12.35萬噸,同比增長9.6%;鈦錠產量為8.2萬噸,同比增長4.1%;各類鈦材消費量約為5.9萬噸,船舶、冶金領域增長明顯,醫療、海洋工程領域用量也有所增長。海綿鈦產量的增長和鈦材品質的不斷提升,為打開下游應用市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2024年下半年,消費端依然保持增長態勢,鈦產業將迎來巨大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02、強化資源保障/聚焦綠色冶煉
鈦礦資源是鈦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其分布和儲量直接影響著鈦產業的發展格局,因此,鈦礦的合理勘查、開采和利用十分重要。目前,在我國四川攀西、河北承德、云南等地區均有豐富的鈦礦資源,這些資源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正在開采的紅格南礦攀枝花礦區露天釩鈦磁鐵礦
2024年3月26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紅格南礦建設開發啟動儀式舉行,正式拉開了高效推進紅格南礦全產業鏈開發、高水平構建“千億元投資、萬億元產值”世界級釩鈦產業集群的帷幕。
據悉,紅格南礦采礦權面積5.7823平方公里,探明釩鈦磁鐵礦資源量32.56億噸,其中,鈦2.85億噸。紅格南礦的開發,將使國內釩鈦礦產資源開采總量得到極大提高,對提升我國鐵礦、鈦礦和磷礦的資源保障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總的來看,我國鈦礦資源儲量豐富,但仍存在高品位鈦礦資源稀缺等問題,大部分鈦礦需要經過復雜的選礦和冶煉工藝才能滿足工業生產的要求。近年來,隨著技術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鈦產業綠色循環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
2024年1月1日,《海綿鈦和鈦錠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正式執行。該標準的執行,提高了我國海綿鈦、鈦錠的能耗要求,規范了相關產品的能耗統計方法,對我國海綿鈦、鈦錠行業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起到了促進作用,彌補了我國鈦產業在科學的、宏觀的、長期的產業規劃方面的缺失,促進鈦行業整體生產技術的進步。
2024年4月25日,2024年中國鈦鋯鉿產業年會暨首屆資源保障與綠色冶煉論壇召開,會議聚焦鈦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匯集了鈦行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行業低成本制備、綠色制造技術應用推廣等方面展開了深入交流,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多新思路。
03、對外廣泛交流/對內積極合作
當前,全球鈦供應鏈重構正加速演進,我國鈦行業發展勢頭迅猛,正處在產業升級加速期,但關鍵技術仍有“卡脖子”風險,大尺寸型材、厚壁管材等產品依然沒有擺脫進口依賴,國際交流對行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4年,我國鈦產業邁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實步伐,積極融入國際市場,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與潛力。
2024年5月19日—21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受邀組織中國鈦企業赴俄羅斯參加獨聯體鈦業年會。與會代表還與獨聯體鈦協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進一步深化了下一步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有色協會鈦鋯鉿分會組織中國鈦企業赴俄羅斯參加獨聯體鈦業年會并座談
國際會議是各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解決共同挑戰的重要平臺。2024年10月16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和獨聯體國際鈦協會等單位指導的首屆中國—獨聯體鈦工業發展論壇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孫軍、陳光,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廉、丁文江、張平祥、宮聲凱等多位院士出席會議。會議吸引了來自國內外鈦行業骨干企業的踴躍參與,本次會議的俄方代表近百人,會議規模和行業影響力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是2023年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與獨聯體國際鈦協會實現互訪后,經協商溝通而倡導發起的,得到了雙方科技界、實體企業、權威機構的積極響應,特別是得到了知名院士、學者和領軍企業的大力支持。雙方協會、商會更是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匯集雙方業界訴求,聚焦共性與熱點焦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搭建高層次多方位交流協作平臺,為以后國際間鈦協會的合作厚植根基。
國際交流,學習借鑒國際先進技術、提高國際競爭力;國內合作,有效整合資源、優化產業鏈布局,二者是推動鈦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兩方面。
在實現高水平國際交流的同時,國內相關行業的合作也為鈦產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鈦產業和鎂產業是密切相關的兩個產業,鎂作為鈦冶煉的原料之一,兩產業協同發展為鈦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2024年5月,鎂鈦產業協同發展座談會召開,鎂鈦行業同仁齊聚一堂,就鎂鈦協同發展提出了新的展望;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與鎂業分會、府谷縣政府簽署了《鎂鈦產業協同合作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開啟了鎂鈦產業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企業作為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在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尋求鎂鈦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搭建鎂鈦企業間溝通橋梁,2024年11月20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組織7家國內海綿鈦骨干企業代表到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調研,并召開鎂鈦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此次活動不僅對鎂、鈦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更為鈦行業與其他相關行業的合作發展帶來啟發。
有色協會鈦鋯鉿分會組織鈦企業到府谷縣調研鎂企業
04、沖破行業壁壘/激活應用潛能
近年來,鈦產業發展持續向好,海綿鈦產能不斷增長,如何有效打開下游應用市場,將產能轉化為實際的市場需求,是實現鈦產業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鈦作為戰略性稀有金屬,以其高強度、低密度、耐腐蝕等優異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化工、建筑、日用品、新能源、生物醫療等眾多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鈦及鈦合金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尤為突出。鈦合金因其強度大、重量輕、耐熱性強,被用于飛機的結構框架件及零部件的制造,不僅可以延長飛機使用壽命、減輕自身重量,還能提高飛機的飛行性能,降低能耗。
在艦船制造領域,鈦是制造艦船和海洋工程設備的理想材料,被用于制造核潛艇、深潛器等;在海洋工程中,鈦還應用于海水淡化、海洋石油鉆探等;在化工與石化工業領域,用鈦制造電解槽、反應器等化工設備,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設備更換頻率,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化學工業中,用鈦量最大的行業是氯堿制造,占總用鈦量的50%左右;在建筑領域,鈦可用于制造屋頂、幕墻、外壁等建筑材料,以及藝術雕塑、紀念碑等裝飾品;在生活用品領域,鈦被用于制造廚具、杯壺、小家電等生活用品,高爾夫球桿、羽毛球拍、網球拍等運動器械。
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鈦產業又將目光投向了高速發展的3C電子領域。隨著消費電子、通信設備等市場的快速發展,鈦材在3C領域的應用逐漸增多。鈦合金批量進入電腦、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中,用于制造邊框、機身等部件,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美觀度和耐用性,也進一步推動了鈦在民用市場的發展。
此外,在生物醫療、新能源等民用領域,鈦材的應用也在不斷增加。鈦材憑借其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蝕性,在醫療器械材料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牙科、骨科到心血管系統的應用,鈦材正逐漸成為醫療器械和人體植入物的首選材料。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產業的持續發展,鈦材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保障人類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在能源領域,鈦的應用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電池方面,鈦合金被應用于氫燃料電池中鈦雙極板、水電解制氫的電解槽等;在地熱能源開發中,鈦被用于制造冷凝器、汽輪機、泵等設備,可以提高采熱實收率并延長地熱井的壽命;在熱能和核能發電裝置中,鈦制成的冷凝器和熱交換器使用壽命長達40年之久。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鈦在城市管網、醫療裝備、食品制造等領域的應用還將不斷拓展和深化。未來,鈦將開啟更多應用場景,助推產業升級,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我國鈦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集群規模效應顯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同心協力在礦產資源開發、冶煉技術升級、工藝流程創新、綠色低碳環保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新進展與新成就,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70載砥礪前行,我國鈦產業經歷了從初步探索到全球領先的輝煌蛻變,每一步都凝聚著智慧與汗水。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鈦業滿懷信心、闊步向前,乘勢而上創偉業,接續奮斗譜新篇!
求進更要求穩
當今,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各國經濟政策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全球鈦供應鏈加速重構,我國鈦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迎來高質量發展關鍵期。
2024年,鈦產業鉚足了干勁謀發展,但我們也要認識到,穩是發展的前提和保障,保持高質量發展,要建立在穩的基礎上。
近年來,鈦行業的高景氣度獲得了多方資本的青睞,鈦產能迅速增長,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鈦產業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迅猛發展的背后,我們更要考慮到行業可能會面臨的挑戰和難題,產能過剩、供需失衡、惡性價格競爭等都將影響鈦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因此,產業發展在求進的同時,更要求穩。在全球經濟動蕩不安的今天,唯有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長期健康的發展。
穩,并非止步不前,而是要在穩定中夯實技術根基,尋求發展的機遇。市場發展前景向好,大量人力和資本的進入為行業發展提供重要的驅動力,為產業技術迭代升級提供資金和人員支撐,聚焦工藝技術研發,加大科研力度,破解鈦產業發展中的“卡脖子”難題,推動產業發展向高端化邁進。
重視科研工作的同時,積極拓展下游應用市場也至關重要。鈦具有比強度高、耐腐蝕、生物相容性好等優異性能,在各行各業中都有廣泛的應用,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一直以來,鈦在軍工領域的應用已較為成熟,而在民用領域的應用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近年來,我國鈦企業為打開民用市場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和豐碩成果。然而,價格的波動、技術的成熟度和成本的控制一直制約著鈦的大規模應用。
穩定的價格和成熟的技術是拓寬鈦下游市場的關鍵前提。把價格穩下來、優化生產工藝流程、提升產品質量,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鈦的優異性能,逐步打開鈦材在下游產業中大規模應用的大門,進而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些需要行業各方的共同努力。
海綿鈦企業要加強生產管理,通過技術改造和提升生產效率來降低生產成本,避免惡性價格競爭,穩定海綿鈦價格,為下游應用打下堅實基礎;加工企業在產業鏈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優化生產工藝流程,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嚴格把控產品品質,確保產品質量穩定;下游企業要積極進行需求引導,加強市場調研,提高鈦產品知名度,提升鈦材的應用廣度和深度。
另外,政府和行業協會在行業發展中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及時關注市場發展的動向,引導和規范產業健康發展,鼓勵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和產能優化,提高產業集中度,減少過剩產能,避免市場供需失衡,促進行業自律,推動企業間合作,共同維護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穩是進的基礎,進是穩的目標。當前,我國鈦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相信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能逐一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實現鈦產業量的飛躍和質的蛻變,創造中國鈦產業的新輝煌。